当麦肯锡预警2030年全球将面临8500万数字技能人才缺口时,一场静默的全球服务采购革命已拉开帷幕——企业正在拆除以成本套利为基石的旧世界,转而在数字原野上构筑"人才密度"的新边疆。德国工业巨头为保加利亚AI团队支付15%薪酬溢价却斩获38%效能提升,Amazon Web Services启动"数字游牧部落计划",在葡萄牙、克罗地亚等地组建由全球开发者构成的弹性项目组,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揭示着一个残酷的生存法则:数字劳动力的无界流动正在抹平地理成本差,全球服务版图的胜负手已从"廉价人力储备"转向"数字人才再生能力","人才重置(Talent Regeneration)"已成为离岸服务目的地全新的选择要素。
一、数字化浪潮下全球服务的人才驱动转型
1、离岸外包动因发生深刻转型
劳动力成本套利为标志的全球离岸外包动因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全球技能鸿沟评估》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企业支付给离岸数字人才的单位成本是本地雇员的1.8倍(仍低于全面自建团队成本),却继续扩大部署规模,表明离岸外包的价值取向正在转变,例如德国工业软件巨头SAP在保加利亚的开发者薪酬高于慕尼黑同行15%,但通过当地数学人才优化机器学习算法的运营效益提升38%。Forbes《无声的人才战争》系列中聚焦了西哥城的"硅谷南方"现象:当地开发者时薪(45-60美元)远超印度(18-25美元),仍吸引Oracle、SAP设立NLP专项团队,Tesla自动驾驶团队在此雇佣200名计算机视觉专家,完成图像识别模型迭代效率提升3.7倍。
2、数字人才寻源网络正在兴起
全球供应链重构正催生新型离岸模式——Digital Talent Sourcing Networks(数字人才寻源网络)。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2023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73%的跨国公司将"获取特定数字技能人才"列为2022-2025年离岸投资首要动机,较2016年(以成本控制为主因)提升41个百分点。同时,OECD数字经济监测发现,企业投入人才获取型离岸运营设施的建设资金增速(21%)是传统产能转移类投资的4.3倍。
3、人才可获得性权重持续上升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离岸外包演变2023》报告中也指出“成本要素权重从2015年的81%降至2022年的43%,人才可获得性成为选址决策首要标准(权重占比39%)。例如Zoom将其核心视频算法团队设于爱沙尼亚,雇佣当地密码学专家突破端到端加密技术瓶颈。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即便在成本增长32%的情况下,仍有61%的企业继续扩大战略人才导向型离岸业务。
4、全球高技能人才加速流动
世界银行在《全球劳动力流动报告》中发现,高技能工作者跨境流动增长率(15.2%)远超低技能劳动者(3.8%),此现象反映出企业在人才战略上更倾向于主动搜寻高技能人才。例如Microsoft(微软)2023年在印度海得拉巴建立最大海外AI研究院,目标是招募2500名本地机器学习专家,CEO纳德拉强调"这里的人才密度是硅谷的2.3倍";Google DeepMind通过收购伊斯坦布尔初创公司Mode.ai,一次性获得147名深度学习研究者补充团队;Amazon Web Services启动"数字游牧部落计划",在葡萄牙、克罗地亚等地组建由全球开发者构成的弹性项目组;安永全球交付中心在阿根廷部署600人元宇宙开发团队,成员包括哥斯达黎加游戏设计师、哥伦比亚3D建模师、智利区块链工程师;Revolut数字银行在巴西圣保罗建立拉美金融科技实验室,利用当地量化交易人才开发加密货币套利算法。
二、人才重置:全球服务目的地选择的关键因素
科尔尼在最新的全球服务目的地指数(Global Services Location Index,GSLI)报告中,将人才重置(talent regeneration)作为了新一代全球数字服务枢纽的核心关键要素。
报告认为,技术革命和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离岸服务目的地国家选择的关键因素。随着数字技术进步,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在未来十年取代或削减全球多达3亿个工作岗位,同时实现创新、效率、个性化和创造力。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让知识工作者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任务并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在其他情况下,它可以完全取代工人,要求他们发展新的技能和能力。人口变化是一种缓慢但永恒的力量,影响着长期的服务位置规划 (Service Location Planning)。由于预期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日本、中国、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这导致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与此同时,印度拥有年轻且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拥有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高潜人才。这些变化不会大幅影响一个国家在GSLI的短期排名,但在考虑对一个地点进行长期资本支出大额投资时,中长期的劳动力供给就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广泛应用,工作和流程的自动化程度日益加深,服务采购选择的焦点转向人员技能、可用性以及数字服务能力,进而带来一个重大转变的发生——以往以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地点,正面临丧失对更发达、技术更先进国家的竞争优势的风险。在离岸服务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成为赢家的将是那些劳动力资源实现灵活且广泛覆盖(即“无处不在”)的国家。科尔尼研究发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最有可能成为全新的全球服务的首选目的地国家。而传统的以成本为重点的国家失去了竞争优势,例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墨西哥等国家退出前10名的风险最高。
由于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成本优势变得不那么重要。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格局中,技能优先于成本优势,一个国家的真正优势在于培养和释放人才潜力的能力。那些优先考虑提高劳动力技能、拥抱新兴技术和培养支持性生态系统的国家将通过吸引公司和留住熟练劳动力,成为下一代服务中心。
因此,一个国家重新部署和重新培训劳动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中断的能力是提高其作为离岸商业服务地点吸引力的关键,人才重置将是这一转变的支柱。所谓人才重置(talent regeneration),被定义为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来弥合技术中断造成的供需缺口,从而创造持久价值的能力。一个国家行动越快,就越有能力创造作为服务中心的持久价值。
科尔尼通过对数字技能提高的关注和技术创新的强度两个维度对GSLI排名前25位的国家的相对表现进行了评估。对数字技能提高的关注衡量了数字技能水平、教育机构的深度、生态系统适应新兴技术的反应能力,以及政府对促进数字技能发展的支持。技术创新的强度主要衡量创新潜力、技术专利应用以及初创企业的现有技术生态系统的准备情况。从而建立了一个涵盖两大支柱的全球可持续土地指数排名前25位国家的人才再生矩阵。一个国家在矩阵中的位置取决于数字技能、教育机构、专利、初创企业和政府支持的水平和可用性。该矩阵凸显了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机会,这些国家具备抵御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并能够驾驭技术颠覆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