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与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服务贸易已跃升为驱动各国经济增长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引擎。知识产权使用费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国家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国际竞争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高低的关键指标。拥有知识产权使用费优势的国家,通常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具备强大实力,进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中国是知识产权使用费全球第二大贸易逆差国。根据商务部商务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987.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3%。其中出口额731.8亿元,同比下降5.4%,占全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3%。进口额3256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部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7.48%,逆差规模-2524.2亿元,占全部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的7.3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也凸显了我国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为了全面剖析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国际竞争力,鼎韬产业研究院建立和应用“三力模型”体系,涵盖盈利力、竞争力、成长力三个维度,对近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模型测算显示,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成长力”方面展现出积极态势,但“盈利力”与“竞争力”的不足仍是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盈利力:逆差规模扩大但逆差率收窄
“盈利力”重点评估贸易收支平衡能力,涵盖逆差规模、逆差率及持续性等核心指标。
1、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规模扩大了43.68%
美国是全球知识产权服务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根据WTO发布的“Annual trade in services”统计数据,2023年美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顺差规模达到869.05亿美元。爱尔兰是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逆差国,2023年度逆差规模达到1371.67亿美元。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持续提升,从2014年的219.3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2亿美元,九年时间增长了43.68%。

2、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率下降了35.23个百分点
鼎韬产业研究院通过数据研究发现,虽然从绝对规模角度来看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逐年提高,但逆差占整个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更能反映出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的变化趋势。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的逆差率达到94.19%,即逆差规模占到整个知识产权服务贸易规模的近95%。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逆差率则下降到58.96%,九年时间下降了35.23个百分点,逆差逐步收窄的趋势非常明显。

二、竞争力:出口规模与份额提升但差距仍显著
“竞争力”重点评估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涵盖全球位次、市场份额、绝对差等核心指标。
1、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规模全球第十
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贸易总规模位列全球第七,出口规模位列全球第十,进口规模位列全球第二。
从总量来看,全球知识产权进出口规模排名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爱尔兰、日本、荷兰、德国和瑞士。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进出口总额达到534.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七。
从出口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出口总额排名全球前九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瑞士、法国、爱尔兰和新加坡。中国知识产权出口总额在2020年度首次进入全球前十,2023年度名列全球第十,达到109.7亿美元。
从进口角度来看,中国一直是全球知识产权进口大国,2023年度知识产权进口规模达到424.9亿美元,仅次于爱尔兰和美国,位列全球第三。

2、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全球份额2.31%,市场份额增长了超10倍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0.2%上升到2023年的2.31%,九年时间市场份额增长了2.11个百分点。

3、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规模绝对差0.918
绝对差指标主要评估的是与全球第一的差距,以出口规模的绝对差作为评估指标。
美国是全球知识产权服务最大的贸易国,出口、总量和顺差均为全球第一。
从总量角度来看,2023年美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819.79亿美元,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总额只相当于美国的29.38%,不足三分之一。
三、成长力:出口增速领先但结构存在短板
“成长力”重点评估产业的增长情况,涵盖出口增速比、进出口增速比、韧性度、结构比等核心指标。
1、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速比9.87 领先全球
从中国知识产权出口规模来看,知识产权出口迅猛增长,自2014年的6.76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09.7亿美元,九年时间增长超过15倍,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36.29%。
对比全球角度,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从2014年的3432.2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4750.09亿美元,九年时间增长了38.39%,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为3.68%。
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增速是全球的9.87倍,说明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从出口角度来看,2023年美国知识产权服务出口规模为1344.42亿美元,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出口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8.16%,不足十分之一,出口绝对差为0.918。
2、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增速比5
中国知识产权出口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36.29%。
中国知识产权进口从2014年的226.14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424.9亿美元,九年时间增长88%,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7.26%。
进出口增速比为5,即中国知识产权出口增速比进口高出4倍。
3、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出口韧性度7.22表现突出
2019年全球知识产权服务出口为4414.31亿美元,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下降到3949.97亿美元,降幅达到10.52%,2023年恢复到4750.09亿美元,四年时间只增长了7.61%,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只有1.85%。
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出口规模为66.44亿美元,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仍增长到88.79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33.64%。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出口规模达到109.7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65.11%,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3.36%,出口韧性度达到7.22。
4、结构比低于全球
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就是各细分领域占全部服务出口的比例。2023年全球服务贸易各细分领域中,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占比为6%。2023年中国服务贸易各细分领域中,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占比为2.88%,对比中国服务贸易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之间的差异,知识产权使用费为0.48,成长水平明显低于全球。
四、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的核心问题
1. 知识产权质量不高,核心专利缺乏
尽管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专利质量却参差不齐。大量低质量、非核心专利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核心专利的缺乏,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形成有力的技术壁垒,从而不得不支付高昂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此外,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对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旺盛,进一步加剧了知识产权使用费的逆差。
2.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
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是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转化效率不高,大量专利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二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和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三是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有限,难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国在知识产权使用费领域处于被动地位。
3、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有待改善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淡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二是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足,部分地区的执法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三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程度不够,难以有效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我国知识产权的形象,也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
4.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强等特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二是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创新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知识产权使用费领域难以形成有效的出口竞争力。
5、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先发优势,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而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竞争压力。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努力提升其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的地位。这使得我国在知识产权使用费领域的逆差问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