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M,百年科技巨头
在众多的科技公司中,IBM的独特性在于它的百年历史。经历了多轮的科技浪潮仍是顶尖的IT公司之一,通过不断的革新自己来保持企业的生命力,这在科技企业中并不常见。
IBM于1911年成立,早期的产品只是钟表、秤、穿孔卡制表机和乳酪切割器等。之后也曾经生产过M1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通过对美国政府国防项目的承包,开始逐渐接触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和制造。在1964年推出了史上最著名的大型机System/360,奠定了自己在大型机领域的领导地位。在198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IBM也在不断的剥离业务,最著名的当属2005年将个人PC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在2014年,又将x86服务器业务卖给联想集团,在同年,将芯片制造业务卖给GlobalFoundries。
在IBM发展的过程中,出色的CEO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郭士纳(Lou Gerstner)是IBM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外部空降的CEO。在1992年,IBM亏损到达了50亿美元,在1993年更是亏损了81亿美元,郭士纳于1993年接手IBM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员,停止不盈利的业务并开始力推服务业务。1994年,公司盈利30亿美元后走向了现金流转正的道路。1995年,郭士纳以35亿美元的恶意收购莲花软件公司,是1995年以前最大规模的软件购并案。从此,IBM开始逐渐在软件业务进行发力。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在IBM工作了40年,作为全球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在2002年接任郭士纳成为新一代CEO,上任后卸掉了IBM多数亏损的电脑硬件业务,进一步扩张利润率更高的软件和服务等领域,并且树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包括新兴市场和城市数字化系统等领域。在其任职的十年,IBM的年均收益增长率达到21%,至2010年时每股收益为11.52美元。在其任内的2002年,以35亿美元收购普华永道咨询部门。
在经历了2012年的CEO接班后,IBM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形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点,在2012年之前,股价和利润都是双升的趋势。在2012年之后,利润开始下滑,股价也随之开始震荡。
二、复盘:过去十年IBM错过了什么?
没有任何一个科技企业能保证永不犯错。差别只是:有些犯了错的,永别了,比如雅虎,比如柯达;有些犯了错的,会在沉寂之后重返舞台,比如微软,比如当年的IBM。IBM有着踏错点后重返巅峰的典故,但是这一次走向U型谷底,已经十年。2011年以来,受云计算蓬勃发展的影响,IBM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2019年公司营收771亿美元,相比2011年下降27.87%。受疫情及大型服务器季节性需求不足影响,2020年二季度公司营收下降4.29%,净利润下降37.98%至25.36亿元。
从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和理念提升的角度,IBM无愧于伟大这个词。无论是当年在卖打孔机的时候发现了计算机的趋势,还是从大型机向PC的转型;无论是剥离硬件专注软件和服务,还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提出了“电子商务”。而就在数字经济大潮初现端倪的时候,早在2008年,IBM就提出了智慧地球,后来又逐步进化到智慧城市,这种对趋势的把握和理念的领先,至今都令人震撼。
图1: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
IBM在2008年开始提出“智慧系列”,背后的战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可以说是对未来ICT产业的发展,做出的一个明智的预判。当时,“云计算和大数据”都还在襁褓中,IBM就已经判断到,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数据化的社会,数据迅速积累起来之后,全社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价值,那么分析能力就是核心。因此,IBM提出了“分析为先”,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智慧地球(城市)发展的核心关键点。
这样的理念,在当时是绝对超前的,也正是对于数据分析以及商业趋势的预判,当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造成了全球经济衰退时,IBM提出智慧地球计划和发展思路,开始推动“从客户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需求和价值导向”的产业解决方案,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IBM的运营与业绩并没有收到影响,而且营收稳步上升。
但是,IBM选择了一个领先业界10年的战略决策,却用了一个百年传统老店的商业模式去行动:就是让客户接受自己的先进理念,但是推销的是自己的高端机器和软件(DB2)。全新的商业理念,但当商业运作运转起来时,却仍是卖硬件和数据库。两者是不匹配的,势必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而2008年左右就开始推动私有云的IBM,在云上同样演绎了起大早、赶晚集的剧情。如果当时IBM全面发力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市场,坚持通过云计算技术及云服务模式向用户提供计算能力、软件及业务功能——而不是一堆硬件和软件的捆绑,今天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今,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系列已经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组成的ABC融合模式(AI+BigData+Cloud),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提及。如今IBM大力推动的,则是“认知商业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所有玩家的关键词都集中在了AI上。而向用户提供人工智能的服务能力,不仅在于AI技术的领先,还要有云和数据的支撑。这取决于过去几年,服务商在云计算运营服务方面的经验,和通过服务行业对海量数据的积累与掌握,脱离开云和数据,AI是一纸空谈。
就在张瑞敏的办公室里,长期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一艘巨轮正在倾覆,标题是:《企业为什么失败》。曾经辉煌的IBM的衰败,昭示着企业不可能依赖一成不变的技术或产品实现永久的成功。而他们被颠覆的一个共性是:都在面临技术范式和市场消费范式的变化时,没有做出快速响应。
三、来自巴菲特的佐证
2011年11月14日,巴菲特宣布斥资107亿美元,收购IBM 5.5%的股份,成为了IBM的第一大股东。这是巴菲特极大的转变,因为他此前投资生涯几十年一直对科技股敬而远之,哪怕是在最疯狂的网络泡沫期间。而到了2017年,巴菲特在持有六年之后果断选择卖出IBM。
在2017年5月4日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巴菲特是这样说的:“我错了……IBM虽然是一家实力强大的公司,但他们也面临着同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我现在对IBM的估值方式不同于六年前刚开始买入这家公司股票的时候了……根据我的重新评估,这支股票面临着下行压力。”巴菲特转述两年前比尔·盖茨对自己的告诫,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IBM越来越不像科技公司了,这一点令人很难过。”
图2: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
这是巴菲特用6年的时间,投资了130多亿美元(约8100万股),换来了对科技企业的投资经验。他同时提到了IBM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亚马逊,并坦言“错过亚马逊的投资机会非常失败”。与上一次谈话表达的观点不同,这一次,巴菲特直接点出了关键词“商业模式”。IBM的商业模式在六年前被巴菲特看好,他当时为了投资IBM,走访了众多IBM的大型商业客户,从用户那里了解到了IBM在IT领域的“护城河”。判定IBM难以被撼动的实力后,他开始逐步买入IBM,而这几年时间也是其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彻底了解的过程。承认自己“看错了”的巴菲特选择了离场。
四、能否绝地反击?IBM宣布拆分IT基础设施服务部门,业务聚焦云计算领域
为了在由云驱动的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越来越多的IBM业务合作伙伴开始转变业务模式,更加注重使用云技术进行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整合与交付,IBM在近几年同样一直积极朝着云业务进行转型。过去12个月中,公司来自混合云业务的收入达到230亿美元,未来混合云和AI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比重仍将继续上升。
2020年10月8日,IBM宣布计划将于2021年底完成IT基础设施服务部门的更名拆分,命名为NewCo。拆分后的IBM会将重心落在公开的混合云平台和AI能力,NewCo则负责对基础设施进行设计,运营以及数字化改造。
图3:IBM分拆示意图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估计,2020年,亚马逊在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32%,位居行业绝对龙头地位,IBM以5%的份额位列第五。而2020年,前四大云计算巨头平均增速超过40%,远超过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未来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面对失去的十年,云服务市场大局已定,IBM通过拆分希望追赶的努力,结果难料。
图4:2020Q4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Synergy Research Group